桥梁建设

小学生管弦乐团的构建与发展模式探究 ——以

 

国务院办公厅实施《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在此背景下,2017年福建省教育厅在全省中小学分层次、分期培育打造15个高层次的模范学生管弦乐团和85个普及型学生乐团。其目的是塑造学生对造型艺术的热爱,使学生真正成为美的参与者。我们积极组织的乐团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校文化,增强了学生的个性,并促进了德智体美劳的整体和谐发展趋势。

一、乐团的建设与发展现状

2012年9月,在泉州市交响乐团和泉州市歌舞剧团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建立了首个泉州市小学生管弦乐团。乐团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学校文化并传播高雅的艺术,以“全人教育”为背景建立的高品质学生艺术乐团。目前有超过70个乐队成员和400多名梯队成员。八年来,乐团迅速发展,并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认可,成为我校“全人教育”理念的文化名片。2017年,乐团入选福建省中小学乐团培养建设项目“示范性高水平”乐团。无论是管弦乐队系统的配置还是学生的艺术素养,都可以显示学生的发展水平。学校通过乐团的训练,帮助学生提高他们感受音乐和鉴赏音乐的能力,从舞台经验中培养他们良好的艺术素养,有助于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和热爱。

二、我校乐团建设的管理与发展模式

(一)乐团基础设施配置

建立管弦乐队时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乐器的配置。管弦乐队由四种乐器组成:弦乐、木管乐、铜管乐、打击乐,其中涉及各种各样的乐器。在乐团组建的初始阶段,我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配置了大型乐器,如定音鼓、低音大提琴、竖琴等乐器。对于一些适合于独奏乐器,动员团员们自行购买,如小提琴、圆号、长号等,这不仅使乐团能够达到相应的规模和布局,而且有利于乐器的集中安排。与硬件配置同样重要的另一个困难是演练站点的建设。乐团需要排练室的大小为100平方英尺,通常将一些大中型传统乐器放在便于存放的排练室中。其次做好隔音效果,尽可能将排练厅建设成学生日常排练和日后演出的舞台,为学生提供更多锻炼的机会。

(二)乐团建设的发展模式

乐团与艺术和文化课程的内容不同,存在诸如升学和高流失率之类的问题。为了确保乐团的不断进步,学校将为每个班级组成一个梯队乐团班。并在入学前经过面试产生。学校的课程设置分为选修课和必修课。其中一二年级中电子琴和音乐素养为必修课,选修课为学生各自选择的乐器课,其中弦乐专业在入学前就提前考核,确定选修方向,三年级开始,各专业教师从中挑选适合演奏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的学生。这样的课程设定有利于确保乐团各声部的人数,为乐团培养人才。在长期的探索研究过程中,我们实行“1+X梯队接力式”培养模式。“1”表示校级乐团A团,“X”表示每个年段的梯队乐团班。每个班级都有一个独立的乐团。高于四年级的梯队乐团的班级,可以在每个学年加入校级乐团的选拔,以补充A团的新生力量。这种老生带新生的方法下,保证了校级乐团的比例和乐团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三)乐团建设的制度保障

1. 师资保障

若乐团想保持长期发展趋势,那么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必要的保证。只有在高素质教师的指导下,乐团才能始终保持健康的发展趋势。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我校与泉州市交响乐团和泉州市歌舞团合作。现阶段,乐团有49名艺术指导,包括19名老师(其中2名研究生)和30名外聘教师。除了每周进行排练和管弦乐队合奏外,学校还鼓励学生课后找专业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这种课外学习和教学可以迅速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和演奏技巧,无形中也提高了乐团整体的演奏水平。另外乐团的指挥是乐队的灵魂,笔者作为常任指挥,定期参加培训,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学校也会定期聘请指挥家指导乐团演奏。

2. 经费保障

乐团的形成和长期发展必须通过足够的资金投入,学校将乐团经费纳入建设的预算建设项目,并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例如奖学金、教育部门奖励、学生捐款、社会捐赠等)。学校每年投入30万元左右以保证乐团的顺利进行。总之,在乐团建设过程中,教育部门的重视和学校经费的不断投入是乐团长期发展的重要条件,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有一支精良的师资队伍,如果没有基础设施的支持,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活动都只能是“空中楼阁”。

上一篇:班级学习小组建设和小组评价策略研究①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