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建设

以秋天的怀念为例进行情感教育设计

 

1 写作缘由

随着网络、科技的加速发展,快节奏的生活下所有的事物都追求高效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变成奢侈,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易受到外在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她们对亲情的淡漠,因此,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下,教育要静下来,特别是“以人的发展和完整性的建构为基本点的语文教育”[1]更需要语文教师的沉淀,每一次教学设计都要彰显人文性,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2 定点依据

首先,《秋天的怀念》是作家史铁生创作于1981年的回忆性散文,初读文章其主题似乎是赞颂母爱,若单纯的以母爱为定点进行教学设计则是忽略了文本真正的价值。这是一篇构思精巧,通过对生活小事的描写抒发自己真实情感的文章,描写的是作者真实的人生体验。以前后3次“看花”的不同情境,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遗憾、愧疚之感,真正的教学价值就是要引导学生去体悟这种潜在的情感。而从教材编者的角度出发,其编写意图在于:希望学生能阅读该单元的课文,加深对情亲的感悟和理解,丰富情感体验,同时从自立行间品味出作者含蓄深沉的思想感情[2]。

从作者的角度出发,史铁生出生于1951年北京,1972年因腰疼而住院,治疗结束后开始轮椅上的生活,1981年患肾病回家疗养,之后从事写作,于2010年去世,按其遗愿将器官捐给医院做研究。从这简单的介绍中能知道,史铁生有自己独特的生命历程。阅读文本,“其实就是读者去体验作者体验过的世界”,选取这篇文章进行情感教育,意在让学生透过文本,将其学习的“期待视野”和文本蕴含的深厚情感,以及作者特殊经历这三者之间架构起一道桥梁,以真实且特殊的经历打动学生[3]。

在写作缘由里讲到了时代变化,“文本阅读既然是不同读者在开放性文本中生成理解和创造意义的过程,那么对文本的解读,就会因为历史、时代和读者的差异而变化,每一种阅读都是读者的偏见,文本的原意只是相对的,它是处在变化、不断生成的建构中”也就是说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始终是动态的,作品的意义与不同读者赋予它的内涵密不可分,而读者所能赋予文学作品的内涵就源于读者的社会体验,我们在进行情感教学时,离不开学生在家庭、社会中个体独特的生命体验。

以文本、作者、和时代为依据,选择以感受作者愧疚、遗憾和深深的怀念之情为定点,去激发学生对亲情的珍视,重视日常生活中与父母的点滴小事,实现让学生重视人情、珍视父母付出的现实目标。

3 设计思路

3.1 导入

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曾在一本杂志上读到过的故事,故事里一个和你们年纪差不多大小的女孩子,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她和父母的关系有些疏远。有一天她的父亲不在家,母亲就和她说帮自己染一下头发,而这个女孩儿只说了一句“我还和同学有约呢,你烦不烦呀”就摔门而去,结果她再次见到母亲是在当天夜里一家医院的急症室门口,她的母亲由于一场车祸再也无法醒来。在那之后,这个女孩儿就带着对母亲的遗憾悔恨与她的父亲过上了再也没有母亲的生活。

故事性导入会在课堂一开始就让学生对接下来学习的内容产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静下来去感受那种错过的留有深深遗憾的亲情,保证学生思维活跃于预定的情感基调下,逐步实现教学目标。

3.2 整体感知

朗读文中描写母亲的部分。

在2-3的这部分内容中,教师始终起引导作用,把学生的思路引导到感受母亲对作者的理解、容忍这份饱含深情的母爱上,以及作者对母亲、对周围世界的情绪变化上来,让学生逐渐意识到作者的遗憾悔恨,母亲在世时没能好好珍惜她的爱,不理解她承受的是强于自己百倍的痛苦。“文字本身就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朗读在传统的语文教育中就占有重要地位,“是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创造性的阅读活动”,在情感教育中,要发挥朗读的感化和教育功能[5]。

3.3 深入分析

(1)接着上面的内容,文章又是如何塑造“我”的这一形象的?部分学生朗读,模拟表演。

明确:首先是文章中第一段写到面对眼前美好的事物,“我”会突然把眼前的窗子砸碎,母亲叫“我”去看花“我”会大喊道“不,我不去”还狠命捶打着两条可恨的双腿[6]。在答应母亲看花后对“我”的语言描写。面对母亲突然病发,大口的吐着鲜血的样子,“我”没有办法做些什么,看着母亲被送往医院,心里久久无法平静,原来这一别竟是永别,母亲离世之后与妹妹二人去北海看花,才理解母亲深深的爱与她的痛,终是在母亲离开以后在懂得要珍惜,只能连同母亲的那份一起好好活下去。

上一篇:用四勤法架起与学生沟通的桥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