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建设

博物馆展览展品与观众之间的桥梁构建

 

一千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一场展览中,每个观众对展品的理解和感受都会随个人的经历和经验千差万别。对于一个展品而言,其本身的信息通过展览显现的表象以及观众的思考,都会大不相同。而展品在成为展品之前首先是一个物品,当物品离开了其自然环境、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进入博物馆后,就失去了自我阐释其意义的能力,与其原生环境的离散会使意义遮蔽,这时的物品对观众来说是沉默的、是失语的。[1]博物馆展览从历史、科学、艺术等维度来阐释物品,使物品变成展品,具有与观众沟通的能力。人们到博物馆来参观学习,展览就成为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直接对话的一个重要交流方式,如果展览的信息没有传递到位,便会让观众产生“看不懂,记不住”的困惑,这就偏离了博物馆做展的初衷。

如何将展览信息传递给观众,笔者认为很重要的一点便是要在展览、展品和观众之间构筑一座桥梁,让观众在看展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展览和展品需要传达的信息。本文从展览内容与形式角度出发,结合笔者自身策展与观展经验,来阐述展览、展品与观众之间的桥梁构建方式。

一、展览内容

确定展览的选题和内容是展前一个至关重要的准备工作,只有选题和内容确定了才可以进行下一步工作,一般博物馆的年度展陈计划需要提前一年制定,这便十分考验策展人的知识储备和对时事热点的洞察力。

(一)普适大众的话题

看展是观众主动学习知识的一个行为,因不同的观众受教育程度和兴趣爱好都不同,对展览的选择也大不相同。从内容上吸引更广泛的观众群体,博物馆可以从大众熟知的事物出发进行展览策划,选择在生活中能引起社会大众共鸣的内容,使人们在观展时的心路历程形成“知道—疑惑—理解”模式,“知道”指在看展前对展品及展览内容有一个浅显的认知;“疑惑”指观众进入展厅观展时发现对展品及展览背后的故事处在一种模糊的认知状态,想进一步了解和补充自身所或缺的知识;“理解”指观众在看展后“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对展览的内容较观展前有更深一步的认知。作为策展一方,深入阐释,使观众透过展品的物质性,将理解与深藏在物质中的文化意义发生接触,从而构建展品表象及其背后的衍生信息与当代观众之间的桥梁。[2]例如,杭州工艺美术馆展览:剪取春风第一枝——剪刀文化展,以生活中常用的剪刀作为展览主题,剖析其社会性与历史性,从饮食生活、仪表修饰、住用起居、行业商贸等方面出发,展示剪刀所不为人知的一面,同时侧面反映过去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通过选取贴近群众生活的选题,便于人们产生亲切感,从而让大众愿意进入展厅观展。

(二)时事热点话题

现今新媒体层出不穷,信息传播速度快,观众接触到新闻的渠道也很广泛。人们在了解一些新闻热点后会对一些信息产生兴趣,想进一步探索和发掘其背后的故事,借此机会,博物馆就可以在自身馆藏的基础上,借势热点话题进行展览策划。例如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全国博物馆不管大小都开展了与之相关的展览活动——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浙江省博物馆推出“红旗漫卷钱江·纪念浙江解放70周年”展览,杭州博物馆推出“重大的转折伟大的胜利——庆祝南京杭州上海解放70周年”展览等。每个人心中都有爱国主义情感,在媒体新闻的渲染下,内心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便会被激发出来,观展时也更有针对性。

(三)与教学内容接轨

博物馆作为一个公共教育机构,区别于正规的学校教育,其学习内容更加多样广泛,学习方式更加灵活,更重视自主学习、自愿学习、体验学习和同伴群体学习。[3]博物馆的教育是对课本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可以丰富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从单纯的平面式学习向立体学习进行转换。而正规的学校教育与非正规的博物馆公教之间如何构筑桥梁,这也是很多博物馆在展陈设计需要面临的问题。早在2015年,杭州钱塘江博物馆第一版展陈大纲撰写之时,编组充分分析浙江省中小学教材,提炼课本中出现的与钱塘江相关的知识点与考点,并在展陈大纲中做出相关知识点的深化。以课本知识和考点做桥梁,使学生群体在参观过程中有目的性,同时,灵活的教育内容能帮助学生群体更好更快地融入展览环境,为正规的学校教育提供新的教学思路。